天津市民政局深化惠民便民举措 推进文明绿色清明

2017年天津清明祭扫工作将按照《民政部关于做好2017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的通知》总体部署,以“一束鲜花寄亲人”为主题,以“助民、便民、惠民”为出发点,以“确保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认同感”为目标,加强安全管理,细化服务举措,强化服务质量,弘扬传统文化,确保清明安全有序、绿色文明。

据了解,2017年天津清明祭扫工作推出了六方面举措,包括:确定清明祭扫以“一束鲜花寄亲人”为主题,其中寄亲人的“寄”字使用的是寄托思念的寄,词义是指用一束鲜花来寄托对亲人的思念,更深的含义是指“用寄托思念的方式来代替传统观念的祭奠陋俗”;借助清明契机,以“助民、便民、惠民”为出发点,利用宣传彩页、微信公众号、咨询电话等形式,继续扩大“3000元一站式全程殡仪服务”宣传;倡导移风易俗,推行低碳祭扫;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节地生态安葬;一切从祭扫群众需求着想,做细做实各项便民服务举措的实施;狠抓安全方面隐患。

市民政局殡葬处党委书记王春生介绍,与往年相比,今年清明无论是在观念转换上还是在实际工作中都有很大程度的进步和改观,首次提出以“寄思”代替“祭奠”理念,通过各种文明祭扫形式的创新和应用,不断将殡葬祭祀方式从观念转化为现实。并且,首次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实现网络快捷集体共祭报名。今年文明共祭共计举办15场次,祭奠逝者660位,参加祭奠家属1600余人,其中使用微信报名方式成功报名的祭奠逝者343位,参加祭奠家属853人,报名首日仅17分钟就报满150个名额。还将举办简约祭扫、清风行动进军营、进大学等活动,提升文明祭扫空间,改善文明祭扫环境。同时,为方便社会特殊群体祭扫需求,市属各殡葬单位都开设了专门为老年人、残疾人、军烈属服务专用的窗口,尽可能降低因排队等待为他们带来的不便,开设窗口,减少祭扫群众安放证丢失或申请人变更在办理调整手续上带来的不便和奔波。扩展社区集体共祭,今年各区将举办的文明共祭场次超过五百场。

今后天津人可这样祭奠亲人!

这些不文明行为都被禁

今年5月1日《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颁布施行,对在公共区域焚烧迷信用品、焚烧丧葬用品、搭设灵棚等影响环境、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行为,在公共区域摆放纸牛纸马、“送路”等宣扬封建迷信的行为和制造、销售封建迷信殡葬用品的行为,作出了禁止性规定。

《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摘要▼

(1)在殡葬、祭扫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二千元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

(一)在公共区域摆放纸牛、纸马等迷信用品,搭设灵棚,吹打念经,“送路”的;

(二)在道路、居民区和其他公共区域焚烧纸牛、纸马、冥币等迷信用品或者花圈、花篮等丧葬用品的。

(2)制造、销售封建迷信殡葬用品的,由民政部门会同市场监管部门予以没收,并处制造、销售金额三倍的罚款。

中元节寒衣节开展夜巡

作为执行部门,市民政局紧抓《条例》实施的有利契机,从正面倡导与反向约束两方面发力,在文明祭扫倡导方面,以社区为阵地,扩大群众参与度,让厚养薄葬理念深入人心;在陋俗治理方面,市民政局积极会同多部门联合执法,加大殡葬服务用品市场违法销售封建迷信用品行为的整治力度,从源头上革除陋俗。

在中元节、寒衣节等节点,发动广大志愿者走上街头积极劝阻燃烧纸钱行为,共同宣传文明祭扫。同时,开展夜间巡查,并深入涉农区指导开展巡查和劝导工作,共发动全市民政部门党员干部、居委会工作人员、志愿者等9.2万余人参与劝烧行动;

没收1万余公斤冥币

全市民政部门单独巡查检查3000余次。会同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部门加强对封建迷信殡葬用品的检查清理,开展联合执法360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1.7万余人次,没收冥币(纸钱)1万余公斤,罚款21次,罚款金额8665元。

“白事”可以这样办

为了方便市民办理丧事,不花冤枉钱,本市殡葬部门从2016年3月推出4000084890(白事拨就灵)丧事服务热线,承诺3000元办丧事。

当亲人去世后,市民可以在第一时间拨打这部24小时丧事服务电话,市殡仪服务总站会根据办理丧事的地点,及时分派遍及全市的各服务站点就近提供服务。今年以来,“3000元一站式惠民殡葬服务”,已承接6474单。

“3000元一站式惠民殡葬服务”包括:

基本入户服务、全程引导、骨灰盒、寿衣、灵堂用品、遗体基础服务、72小时遗体冷存、殡仪车遗体接送、告别厅、遗体火化等,同时由“白事顾问”团队为丧属入户服务。

2018年,新增了骨灰节地生态葬和骨灰撒放,使业务流程更加完整,让政策既惠民生又保生态。

如果有一些家庭需要个性化的需求,专业的团队也可以策划。